shuai
发布于 2025-10-05 / 11 阅读
0
0

Week 132:讀書會 log

《致富心態》

金錢能給我們最好的紅利就是「掌控時間」

心理學家 Campbell 指出:與任何客觀生活條件相比,「掌控自己生活的感受」才是預測幸福感的可靠指標。

而金錢提供給我們最好的紅利是:在我們想要的時間、與我們想要的人一起做想做的事。

根據以上兩點,有錢就應該幸福。但根據美國的情形,看起來並不是這樣。

心理學中有所謂的對抗心理(reactance),就是當我們選擇權被剝奪時,會感到反感並產生反向行為動機(唱反調)。我們在《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》看過這個概念,就是自主性被剝奪。

作者認為,這跟現代的工作性質變化有關。現代的工作性質偏向勞心、智力工作,比起以前的勞力工作可以在下班後徹底切換到下班模式,現在則很難在下班後切割。於是,我們在時間上的掌控感變低了,自主性被剝奪了,導致我們幸福感下降。

作者建議,這題解法不容易,但我們要認清重點:掌控你的時間,就是金錢付給你最高的紅利。

跑車車主的謬論

《福爾摩沙意識形態》

「台灣」這個概念何以成為整體?可能跟鐵路建設有關。不然以前其實是把台灣看成三個部分。

日本最早的擴張是大政奉還之前,軍閥自己打完之後去吃北海道的愛奴人、吃琉球、吃庫頁島愛奴人、吃台灣、吃朝鮮朝鮮人、吃中國東北。跟西方的差別是,日本用同化的殖民方式,大家都要尊敬日本天皇、將日本話。但西式的殖民則是,沒差你就繼續講自己的語言。

文統與否?可能跟距離有關。大陸型的領土擴張就會去文統,但海洋型的因為太遠,偏向直接拿資源(比如說甘比亞的直線鐵路)。

有一個日本東北打輸的軍閥跑去美國唸書,遇到打輸的西班牙勢力、愛爾蘭被英國打輸的人。那個時候才十九世紀。美國很多loser逃過去(??敗部復活

現代國家切分之後,庫德族就很衰小,剛好在石油區,其他國家當然不會放你自己獨立成一個國家。

《人生4千個禮拜》

拖字訣!

我們本來就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,所以重點不是在於改掉拖延,而是找到「根本不用去做」的事。

太多事情都重要,罐子本來就放不下所有大石頭。

作者建議:

  • 先支付自己

  • 限制進行中的工作(一次最多三件!)

  • 抗拒中等程度的誘惑(「有點想做」的事也是說「no」)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