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uai
发布于 2025-07-19 / 14 阅读
0
0

Week 124:讀書會 log

有趣的重複贅字

  • 「查理曼大帝」其實含有重複贅字,因為因為法文查理曼的「曼」字(法語:-magne)由拉丁語「偉大的」(拉丁語:magnus)演變而來,本身已含有「大帝」的意思。

  • 類似的例子還有「BOM表」,其實 bill of material 已經有 bill 在裡面了。

《打造幸福腦》Ch.11 心理健康與相關疾病的變化

  • 文化確實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,且不一定是好的。

  • 心理疾病的確診率跟當代的心理健康狀況並沒有正相關性。

  • 例如中世紀時有所謂歇斯底里症,這個症專屬女性,且被歸類為生理疾病。但受到佛洛依德的影響…… 這個疾病變成了精神疾病,並且男生也能染上。然後後來他還自己診斷自己有歇斯底里症

  • 「Hysteria」一詞來自古希臘文 ὑστέρα (hystera),意思就是「子宮」。希波克拉底(Hippocrates) 認為女性出現情緒失控、抽搐、焦慮等症狀,是因為「子宮在體內遊走,壓迫器官」造成的。

    • 不否認在歷史上有其厭女成分

  • 「莫吉隆斯症」可能是因為文化的傳播,而出現的一個有可能不存在的疾病

  • 不同的文化會帶來不同的診斷標準,心理疾病的分類或種類可能會有所消長

  • 同性戀跟雙性戀的精神疾病比例較高

《12 Rules for Life》Rule 2

  • Rule 2:對待自己像是需要被你幫忙的人

  • 為什麼我們把「殘忍的」食肉目動物(貓狗)拿來當寵物來寵愛?因為我們替牠們護航,說牠們並不是 conscious 的。

    • 但人是 conscious 的,所以必須要負責任

  •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,耶穌則是說愛鄰如己(己所欲施於人)

    • 很繞口:Doing unto others as you have them do unto you.

    • 你想要別人對你要就要先對別人好?不是,作者想表達的是你在一段關係中,你要做好自己的代表

  • 尼采: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.

  • 你那麼認真照顧自己的寵物,那為什麼有人腎臟移植後甚至不肯好好吃抗排斥藥呢?

    • 你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,所以對待自己像是需要被你幫忙的人

《尋找斯賓諾莎》

  • 構成欲望或焦慮的基礎:模擬預期的身體變化

  • 有機體可以產生有利的反應並導致好的結果。這個反應無需被「決定」,甚至無需被「知道」。

  • 就情緒而言,「抗原」是通過感覺系統而呈現的,而「抗體」是情緒反應。

    • 這我們在《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》討論過,1950年代之前,抗體的形成被認為是:「抗原侵入後,身體據此製造相對應的抗體來應對」。但事實是:「我們本來就內建超多不同的抗體,等到抗原來了,剛好對上了,才開始大量複製」。也就是說,其中不存在「指導」,我們的免疫系統的複雜性是內建的,而不是隨著時間越來越龐大複雜。

    • 據此,我們也瞭解到,大腦也是這樣,我們只能從本來就存在的能力去做選擇,而如果某項能力非內建,那它就不存在。簡單的例子就是:「我們能讓人怕蛇,但沒辦法讓人怕花朵」。

  • 左旋多巴無效的植入電極的患者個案,電出了絕望和悲傷:與情緒有關的想法是在情緒開始後才出現的。(p.57)

  • 藥物治療無效的切除腦區的癲癇患者個案,在選擇切除部位時的電擊檢查時,引發了大笑。詢問笑的誘因時,解釋器做出了任意解釋。(p.63)

《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》

  • 《萬物的古怪秩序》人類情緒就像是一個標準節目單中可被辨認的曲目(p.100)。但《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》憤怒時你的血壓可能會升可能會降、心跳可能會快也可能會慢、皮膚電導率可能會提升也可能會下降。不好意思,情緒是被建構的,不是被激發的。

  • 《尋找斯賓諾莎》說「感受」不是「情緒」的必要條件。但《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》說「主觀體驗」是「情緒」必不可少的特徵

  • 《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講義,人生順利的簡單法則》的達爾文的臉部回饋假說。但《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》說其實有其局限(p.16)。

  • 失去了杏仁核就失去了恐懼?(p.22)確實大部分時候都是這樣顯示的,但這裡提到,有少許特別的方式觸發了恐懼(超標的二氧化碳),且能透過他人的姿勢(而非表情)或是聲音來判斷他人的恐懼。另有雙胞胎實驗發現,都是杏仁核受損的雙胞胎,其中一人居然沒有恐懼缺陷。據以上,杏仁核雖然對恐懼情緒的產生至關重要,但並不是充要條件。


评论